湖北师范学院后勤产业集团logo解读(附学校办学特色、学校精神、校训解读)

发布者:后勤集团发布时间:2010-08-16浏览次数:435

 

 
湖北师范学院后勤产业集团logo解读

     湖北师范学院后勤产业集团logo设计呼应学校校标,融入抽象和具象元素,图形整体设计为长方形,右下角呈页面翻开状,抽象为大写英文字母Q,亦为中文“勤”字首写拼音Q;图案中间叠加的字母HS,是湖北师范学院简称“湖师”二字的首写拼音字母,是学校校标中的核心要素;图案主色调为绿色。图案设定的标准尺寸比例为8cm×6.2cm;标准色为绿色:C:100 W:0 Y:100 K:0

     图案中HS与HQ叠加组合代表湖北师范学院后勤集团,HS设计为图案的“中心”,寓意为后勤集团以学校为依托,以学校为中心,秉承湖北师范学院“诚、毅、勤、敏”的校训,弘扬“自强不息、尚诚厚德”的湖师精神,展开“三服务、两育人”工作。后勤集团logo设计与学校校标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Logo设计为长方形放大的Q,旨在突出后勤工作应有的价值追求:后勤要“后”,“享乐在后,勤做于先”;后勤须“厚”,尚诚厚德,以德为先,充分体现服务育人宗旨;后勤要立足于“勤”: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耕作、勤于奉献,以服务求市场,以管理求效益,以贡献求支持,以改革求发展,不断掀开后勤改革发展的历史新篇章。后勤价值追求与湖师校标内核、校训精髓、校园精神一脉相承、相映成辉。

     图案主色调为绿色。绿色代表健康向上,绿色充满生机阳光,绿色蕴含理想和希望。湖师校园绿,不仅是湖师坐落于长江之滨、凤凰山下、青山湖畔的独特地理位置和山水相连、碧波荡漾、园林密布、绿满校园的优美风光的真实写照,更是湖师后勤集团“建设绿色后勤”理念的真实体现:服务建好绿色通道(优质高效零障碍)、环境达成绿色生态(绿山绿水绿校园)、生活倡导绿色消费(低碳环保节约型)。在这一理念引领下,后勤人将尚诚“厚”德、“勤”奋向上、刚强坚毅、创新开拓,共建和谐后勤,让师生受益、让学校满意。

附:
湖北师范学院办学特色、校园精神与校训解读
特色之一:
 秉承“诚毅勤敏”校训,坚持人本思想,
铸就“自强不息、尚诚厚德”的湖师精神
湖北师范学院源于1973年创立的华中师范学院黄石分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黄石师范学院,1985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名为湖北师范学院。三十余年来,湖师人继承和发扬华中师范大学“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办学精神和优良传统,秉承“诚毅勤敏”校训,坚持人本思想,栉风沐雨,艰苦创业,矢志不移,坚定执着,铸就了“自强不息、尚诚厚德”的湖师精神。
一、三十余年的办学历史是一部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历史
在三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几代湖师人始终面对艰苦的办学条件和严峻的竞争环境,思进取,图创新,始终保持坚定执着的信念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沐恩浴泽,竭虑殚精,书写了一部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历史。
1、学院在百年老校深厚文化底蕴传承下滋生
1973年4月6日,经湖北省革委会研究,同意成立华中师范学院黄石分院,实行省市双重领导,以黄石市领导为主,校址设在原黄石一中。同时华中师范学院党委决定,派教务长邵达成同志率华师28名干部、教师来黄石筹建分院。当时,政治风云变幻,物质条件匮乏,生活环境艰辛。28位拓荒者怀着忠诚人民教育事业的赤胆忠心,筚路蓝缕,茹苦含辛,凭借2.4万元开办费,72把拐手椅,40张双层床,不足60亩的办学空间,创办了一所高等师范院校。先贤们放下行李,便奔赴黄石、大冶的各个街巷和村庄,奔波在风雨中,跋涉在泥泞里。一个月后招生,两个月后开学了。当年共招收中文、数学两个专业新生70名,大刀阔斧,开辟鸿蒙,开启了湖北师范学院创基立业的第一章!
然而困难却十分突出。没有规划,没有经费,没有教室,院长没有办公室,教师没有宿舍……什么地方都碰到“没有”。这些创业者有的满身泥浆从“干校”的田埂上走来,有的遍体伤痕从“牛棚”里挣扎出来,他们用超乎常伦的风骨,从百年学府带来了自强不息的薪火。
“我们一无所有,我们基本上等于零,”在一次百余人的全院师生员工大会上,首任党委书记兼院革委会主任邵达成慷慨激昂地说,“可我们都有一双手!凭这双手,就可以创造一切!人是最宝贵的,有了人就会有一切!我们的口号是:继承抗大传统,发扬延安作风,团结奋斗,艰苦建校!我们决心,从零开始,建立学校,从无到有,逐步发展!我们一定可以办好这所社会主义大学!”
正是因为拥有迎难而上的惊天气魄和“朴实刚毅”的精神动力,先贤们克服经费不足、原料不足、设施不足、人手不足等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发动“全民动员”,师生群情振奋,白天移山填湖、筑道建楼,晚上挑灯夜读、奋笔疾书,在风雨飘摇的动乱年代坚守一方追求真理和智慧的精神乐土。
从1973年至1978年五年间,学院由2个专业发展到6个专业,共招收学生1008人。华中师范学院黄石分院时期五年的艰苦创业为学院后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石,初步形成了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的校风,为学校积淀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2、学院在拨乱反正朝气蓬勃的改革开放年代成长
1977年,学院开始招收本科生。1978年11月,国务院批准华中师范学院黄石分院改名为黄石师范学院,之后获得首批学士学位授予权。学院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然而,经费极度拮据、办学空间狭小、教学条件简陋、办学层次尚未提升等问题始终困扰着成长中的湖北师范学院。由于长期空间狭小与投入不足,学院办学条件尤其是教学用房一度严重不足,规模无法扩大。截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学院基建总投入仅810万元,校舍面积仅3.2万平米,校园面积不足300亩。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下,学院历任领导班子与广大师生继续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凝心聚力、埋头苦干,千方百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心一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加坚定地用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来激励教师弘文励教、乐于奉献,勉励学生严谨治学、立德修身。
学院领导认识到,由于地处黄石,物资匮乏,住房困难,设备简陋,经济状况与硬件环境不占优势,走内涵发展之路必须聚集一大批饱学之士,凝聚人才的道路更必须是精神的感召与人性的关怀。因此,学院不论在“文革”后期还是改革开放以后,都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一是广纳有学之士,时任领导不计名分,唯才是举,唯贤即用,广泛发动联系,一大批教师从天南海北翕然而来。二是积极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平反冤假错案,并想方设法解决老师们的生活困难。学院感召人才的许多做法令这些贤能感动不已。他们与学院同舟共济、荣辱与共,在清贫的岗位上呕心沥血、教书育人,为教学科研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广大教师甘于清贫却不甘落后,甘于奉献却不嫌弃母校,留下了许许多多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故事。1983年,学院克服种种困难,为青年教师盖起了2栋单身宿舍楼。由于地势较低,这些不足九平米的宿舍冬季干冷阴寒,夏季闷热潮湿。然而就在这被俗称为“九平方”的宿舍存在18年的历史中,一大批青年教师挑灯苦读,冬裹棉絮以御寒,夏蹬长靴以避蚊,成为了支撑今日湖北师院发展的栋梁。“九平方”走出了大批教授和名师,成为了学院成长时期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写照,是广大中青年教师眷顾母校的难以忘怀的不解情结。
1978年至上世纪末的20年间,学院虽始终被发展环境与办学层次所困,但坚持以教师为根本,以质量求生存,坚定走内涵发展之路。1985年,学院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名为湖北师范学院,1986年,学院开始与湖北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至上世纪末,学院已由1978年的6个专业发展为13个专业,在校生达4200人。20年的艰难与稳步发展,磨砺了湖师人的不屈斗志,锻造了湖师人诚以待人、甘于奉献的可贵品格,勤俭办学、勤奋求学的优良作风与刚强坚毅、不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3、学院在继往开来满怀希望的新世纪新阶段壮大
1999年,学院第三次党代会提出实施“二三二”工程,着力解决上世纪困扰学院发展的重点难题,要实现办学层次、办学规模的新突破。进入新世纪,在全院师生的艰苦努力下,长期困扰学院发展的两大“瓶颈”被攻克:学院办学层次实现质的飞跃,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校园规模由建校初期的不足60亩、上世纪末的不足300亩,扩大到如今的1800余亩(规划面积达2002亩)。
学院曾先后五次申报硕士学位授予权,前四次皆因种种原因未果。然而自强不息的湖师人从未被困难与挫折所吓倒,学院在挫折中接受洗礼,在困难中谋求发展,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在全国第十次学位授权审核工作中,发扬锲而不舍、坚定执着精神,万众一心、团结协作精神,谦虚谨慎、克难攻坚精神,在形势较之以往更为严峻的情况下一举取得突破。学院申硕的过程是湖师人忠诚人民教育事业、自强不息、坚定执着精神的生动体现。
学院取得办学空间的突破同样也经历了漫长的不懈努力。学院依托原黄石一中而建,长期在一个狭长、狭小的山麓办学。自建校初起,先贤们移山填湖,一直为扩展办学空间殚精竭虑、孜孜以求。本世纪初,学院以迎接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为契机,积极沟通,多方协调,先后将周边的原附中、市博物馆、青山湖公园、华新采石料场等地并入,实现了办学空间的大幅突破。教育部有关领导对我院坚定执着为扩展办学空间、以评估整改为契机扩大办学空间的做法及成效大为赞赏。
2004年,学院第四次党代会提出要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战略,实现“三步走、创一流”的目标,尽快把我院建成具有教师教育特色、多科性、实力强的湖北师范大学。为实现这个目标,要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塑造和培育支撑学院改革与发展的湖师精神。目前,学院已形成多学科协调发展、教学质量较高、科研能力较强、服务基础教育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效果明显的良好格局。截至2006年底,学院已开设35个本科专业,在校生达12054人。
三十余年来,几代湖师人就是凭借学院创立之初形成并传承下来的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精神,怀着强烈的危机感、责任感与使命感,不甘于所处地理环境的闭塞,不困于办学条件的艰苦,始终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埋头苦干,使学院得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学院艰苦创业的精神得到了党和政府的肯定,前省委书记、省革委会主任韩宁夫在省教育局向国务院科教组汇报我院工作的材料上批示,“这一办学经验值得推广”。教育部、省委、省政府领导来校视察时对学院始终坚持发展依靠艰苦奋斗、教育传承艰苦奋斗的经验给予充分肯定。艰苦创业、自强不息,是学院创业、发展史上凝聚的宝贵精神财富。
二、“诚毅勤敏”的湖师校训
学院创立伊始并未明确校训。2001年下半年,学院开展了一次全体师生参与的教育思想大讨论。在这次教育思想讨论中,广大师生不仅讨论明晰了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学位定位,初步凝炼出办学特色,还结合近三十年办学历史,凝炼出具有我院特点的校训——“诚、毅、勤、敏”,全体师生普遍认同。2001年12月6日,学院下文正式确认了校训。校训明确后,学院随即将四字校训及其诠释写入了校歌《我们是光荣的湖师人》。而今,校训及校歌耳熟能详、深入人心。
1、“诚毅勤敏”校训释义
“诚”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和传统经典著作中力推的一种基本修为。孟子曾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意思是说,诚是自然规律,追求诚是做人的规律。类似的表述还有,“不诚无物,君子诚之为贵”(《礼记·中庸》)、“养心莫善于诚”(《荀子》)等。将“诚”作为校训,意在勉励学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诚实守信,崇尚真善美,待人处事要敞开心胸,以诚相见
“毅”的本义为意志坚强、果断。《论语·泰伯》中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意思是有远大理想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责任很重,路途又很遥远。“毅”又有坚决的意思。如“杀敌为果,致果为毅”(《左传》)。将“毅”作为校训,意在勉励学生培养刚强坚毅的品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执着追求真理与科学。
“勤”的本义是劳累、劳苦。《说文》中解释为,“勤,劳也。”勤是一个人的良好习惯和可贵品质。《论语》曾曰“天道酬勤”,就是说天意将厚报那些勤劳、勤奋的人。韩愈在《进学解》中留下了“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的警句。“勤”还有为某人某事尽力、帮助之意。“勤”作为校训,意在勉励学生勤学苦练、将勤补拙、互帮互助,培养自强不息、克勤克俭、勤勉朴实的优秀品质。
“敏”的本义为动作快。《说文》中解释为,“敏,疾也”。《论语·里仁》中有“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一说,意思是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敏”的又义为思想敏锐、反应快、勤勉之意,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将“敏”作为校训,意在勉励学生才思敏捷,敏行好学,敢于争先,创新开拓。
“诚毅勤敏”四字内容博大精深,寓意深远。为方便理解其中含义,党委书记万长青同志创造性地为每一个字作了四个四字短语的诠释,这个诠释文字押韵、琅琅上口,即:
诚:诚实诚恳 光明磊落 处事公道 待人谦和
毅:刚强坚毅 目标明确 义无反顾 坚定执着
勤:勤奋向上 勇于探索 自强不息 精心耕作
敏:思维敏捷 反应灵活 意识超前 创新开拓
2、“诚毅勤敏”四字校训是学院办学理念的集中积淀
建校初期,由于物质匮乏、条件简陋,学院发展面临举步维艰的艰难困境。当时的院领导提出了“继承抗大传统,发扬延安作风”的办学理念,深深影响了早期的广大师生。上世纪九十年代,时任领导根据时代发展与师范教育的共性要求,提出了“坚定、高尚、充实、执着”的育人理念,勉励广大师生执着投身于教育事业。进入新世纪以来,新的领导集体继承和发扬这些理念,根据党的教育方针、人才培养特点与自身实际,从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中提炼出“诚毅勤敏”四字作为校训。可以看出,“诚毅勤敏”四字校训既与学院前期的办学理念一脉相承,又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了人才培养的丰富内涵。
“诚毅勤敏”四字校训是学院办学历程的高度缩写。湖北师院三十余年的办学历史是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历史,也是几代湖师人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励精图治、坚定执着、勤奋向上、创新开拓的历史。34年来,学院经历的起步阶段、稳步推进阶段和全面发展阶段,无不充满着艰辛和执着、忠诚与开拓,无不体现了“自强不息、尚诚厚德”的湖师精神;学院每一次的飞跃都是以校训为精神内核的湖师人团结奋进的共同结果。
“诚毅勤敏”四字校训是湖师精神的集中体现。“自强不息、尚诚厚德”的湖师精神,是学院在长期的办学历史中、特别是学院长期处于艰难困苦的办学条件下积淀形成的湖师人的共同精神风貌,集中表达了历届师生报效祖国和人民的可贵追求、爱校荣校的执着信念;生动体现了广大师生员工致力于服务基础教育和地方建设、成就事业的基本情操;有力铨释了“诚毅勤敏”的校训。这种精神是我院实现战略目标的精神支撑和动力源泉。
“诚毅勤敏”四字校训是落实学院人才培养质量观的内涵要求。近年来,学院强调树立面向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观,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以服务基础教育为主体,同时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知识面宽、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中学师资和其它行业高级应用型人才。“诚毅勤敏”的校训既注重人才培养要“红”,加强品德修养,又强调要“专”,敢于超前、创新开拓;既注重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又强调创新意识和实干精神,充分体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新的人才培养质量观。
“诚毅勤敏”四字校训是全体湖师人的共同印记。校训自确立后,学院便在全体师生中开展了深入的学习活动,特别是将校训及其诠释写入校歌以后,通过新生入学教育、校歌比赛等活动,校训已深入人心,它承载着几代湖师人眷顾这片热土的拳拳情谊。广大湖师人在校训的浸润下,逐渐将“诚毅勤敏”的丰富涵义内化为自身的品性修养和素质结构之中,成为构建湖师人精神特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诚毅勤敏”四字校训是激励湖师人与时俱进、继往开来的精神财富。早期湖师人的奋斗业绩生动诠释了“诚毅勤敏”的校训,留下了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如今,校训为学院实现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湖师人正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继承传统,开拓创新,牢记使命,践行校训,致力于早日建成湖北师范大学。
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实施“人才强校”战略
坚持以人为本,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人本思想,在高校就是要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努力建设一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学院坚持人本思想源于创校伊始,发端于教师队伍建设,贯穿于历任领导的办学理念和人格风范中,已成为学院的办学基本方略和基本经验。
1、招贤纳士,如饥似渴引进人才
建校以来,学院一直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极为重要的位置,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历来是学院重要规划之一。在“四人帮”横行、知识分子被打成“臭老九”的年代,学院领导“明扬仄陋,唯才是举”,把知识分子当做办学的宝贵财富,冒着政治风险,克服各种压力,发动教师提供线索,“追幽隐于岩窟,拔佚俊于泥泞”,但有贤能,不惜隆中三顾;诚为骐骥,何妨千里寻求。通过广积散落在社会上的有学之士,搭建起了建校初期教学科研的基本队伍。他们中有满头银发的教授,有年富力强的中年教师,有重点大学的教学骨干,有学术造诣较深的学者。
吴澄华教授是30年代华盛顿大学经济学博士、历史学硕士,来学院后坚持教书育人、著书立说。他于九十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毕生政治追求。法学家李龙当年蒙受奇冤,在监狱里消蚀掉了青春岁月,平反以后学院根据他的才干,提升他为系主任,并落实了工资级别。德语教师陈青绚自解放以后即隐迹民间,茕茕独处三十年,一经发现,即被礼聘。老教授欧阳涤尘已二十多年闲置里闾,亦被重新起用。中文系黄瑞云教授爱人一直在湖南农村,为吸引他来学院工作,邵达成院长费尽周折做了大量工作,终于解决家属子女“农转非”、落户黄石问题,他后来著述等身,成为著名学者和作家。历史系曹植福教授有个儿子在新疆乌鲁木齐当建筑工人,因地理气候影响长年生病,希望调往内地屡屡未成,学院领导得知消息后多次往返,几经周折,终于办妥,而曹先生已先期来校上课。……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学院摒弃前嫌、千方百计招贤纳士,令四方贤俊千里来奔。据统计,截至1978年,来自全国14个省、市的24所大专院校的100多名贤达翕然而来。
学院广招贤才、重视师资队伍建设的做法在《人民教育》上发表以后,一度引来一些兄弟院校的领导同志前来考察学习。改革开放以后,学院在不同时期分别制定了各种引进人才的优惠措施,学院领导更是求贤若渴,“纳群贤于麾下,出方略于胸襟”,千方百计地吸引和招纳各类人才。学院启动实施了“紧缺人才培养、引进计划”工程;开辟引才“绿色通道”,建立限时办理和服务承诺制度,为人才落户我院提供“一站式”服务等。这些举措为壮大学院师资队伍提供了有力保障。
2、优化结构,不惜代价培养人才
学院十分注重师资队伍结构的优化和基本素质的提高。建校初期,学院鼓励实行导师制,通过“师傅带徒弟”的做法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上世纪80年代以后,学院从捉襟见肘的办学经费中拿出一部分,用于资助中青年教师攻读博、硕士学位;90年代后期以来,学院连年投入100多万元用于师资培养,仅“十五”期间就输送200余名教师外出进修、攻读学位。同时,学院还积极与国家留学基金委、省教育厅联系,选送了一批发展潜质好的中青年教师出国(境)访学、深造。目前,学院实施了“中青年教师硕士化”工程、“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工程、“教师素质终身培养”工程、“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名师培育”工程和“创新团队建设”工程等,促进各个层次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此外,通过组织“它山石学术沙龙”、“教授、博士论坛”、双语教学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普通话培训等活动和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教师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得到了较大的提高。1995年学院仅有4名在读博士,72名硕士,2000年博士达到10人,在读博士34人,硕士112人,到现在,学院已拥有博士66人,在读的49人,已毕业硕士277人。通过加大培养力度,教师队伍的结构明显得到了优化。目前,学院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达到50.9%。
3、效益优先,千方百计稳定人才
学院党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曾有一个时期,部分教职工思想不够稳定,其中有些高中级知识分子和教学科研骨干要求调离。党委实事求是地复查历史遗留问题,平反冤假错案,解除老师后顾之忧,吸收优秀教师入党,狠抓教师业务进修,把思想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仅1984年,学院就帮助解决了24名教职工家属及子女的待业问题;建校前十年间,先后为50多对长期分居两地的牛郎织女架起鹊桥,结束他们关山远隔、两地相思的生活。通过这些措施,广大教师积极性高涨,虽然身居陋室,图书资料缺少,仪器设备不全,但是仍能认真教学,潜心科研,努力工作。首任院长邵达成关爱教师有口皆碑,凡调进的教师他都要登门看望,对他们的实际困难都设法解决,相关单位负责人也主动加强与教师的交流,增进了教师对学院的感情。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学院牢固树立“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的观念,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稳定教师队伍的倾斜政策,如提供优厚科研启动资金、安置高层次人才配偶工作、设立高层次人才特殊津贴、福利与住房分配向教师倾斜、在外学习培训教师工资津贴照发等,用环境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等办法,营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确保了教师队伍的长期稳定。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学院一贯坚持的人本思想在稳定人才方面做了大量独具匠心的努力,表现得十分有“人情味”。教师外出进修深造,学院领导都会挤出时间集体欢送;岁末都会在武汉召开一次在外学习教师座谈会;开学初学院都会派出专车负责送至武汉,学成回来学院都会派出专车接回;学院都会在每年岁末举行一次博士、教授恳谈会;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家属如遇不幸,学院领导都会带领组织、人事部门前往看望等等。这些人性化的不成文的做法,充分体现了学院“诚以待人”、“以情留人”的人本情怀和“学校办学,以教师为主体”的治学理念,极大地感染着每一位教师。
4、唯才是举,不拘一格重用人才
引进、培养、稳定人才的目的是为了重用人才。学院在各个时期都十分注重创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工作环境,“政治上一视同仁,工作上放手使用,生活上关怀照顾”,制定并落实重用人才的政策措施。在教学方面,定期举办青年教师讲课比赛,鼓励广大教师学习先进、勇当先进;在科研方面,学院克服困难,设立了创新团队、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出版、专家讲学、项目配套、项目奖励、项目鉴定、科研成果奖励、高学历人才启动、学术交流等十大基金,鼓励教师多出成果,出好成果,尤其是采取对教师获得国家级项目给予三倍配套资助的做法,极大地激励了教师出高层次、高水平科研成果的积极性;在工作方面,推荐了一批有学术造诣和较大影响的高级知识分子担任省市人大、政协的领导职务,吸收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进入各级领导班子,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方面的聪明才智。
钟伯僻曾是北方一著名高校物理系教师,爱人余自强则是南方一师范大学生物系教师,一北一南相距万里,十七、八年不能团聚,学院把他们请到黄石,两人后来分别担任我院物理系、生物系主任。王士俊来校前是北方一著名高校数学系教师、教研室主任,调入学院后,因工作突出,先后担任数学系主任、第二任院长。王念孔曾是某著名高校中文系教师,爱人是黄石一医院医生,他调进学院后因各方面表现优秀,被入党提干,先后担任中文系主任、副院长、第三任院长、党委书记。……2003年底,学院开展了新一轮干部选聘工作,学院所有中层岗位实行公开选拔。在这次选聘工作中,32名教授、博士走上了中层领导岗位,一批青年骨干被破格提拔为机关处级干部,其中年龄最小的不到28周岁。
学院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本着“意拳拳兮兴校,情切切兮待人”的情怀,充分体现了人本思想;广大教师怀着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对母校的热爱,艰苦创业,敬业奉献,安心、舒心、决心为湖北师范学院的发展贡献青春和智慧,在平凡的工作中诠释了“诚毅勤敏”四字校训和“自强不息、尚诚厚德”的湖师精神。许许多多同行及专家对我院在极其困难和艰苦的条件下,能聚集一大批人才的成功经验给予了高度赞赏。2002年学院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时,专家组对学院师资队伍建设一致给予了高度评价。
四、广大湖师人呈现出“自强不息、尚诚厚德”的精神特质
在3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特别是学院长期处于艰难困苦的办学条件下,湖师人积淀形成了共同的精神风貌,这就是“自强不息、尚诚厚德”的湖师精神。生活在学院不同阶段的教师和学生,都在校园里无形地接受着湖师精神的浸润与感染,使得广大湖师人深深打上了“自强不息、尚诚厚德”的精神烙印。
精神的传承除了孕育和凝炼,还需要培植和光大。近年来,为了培植好“自强不息、尚诚厚德”的湖师精神,将这一精神自觉演化为全体湖师人、尤其是广大学生的内在品质,学院通过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等抓手,始终坚持以德治校,把德育作为教育教学的首位,始终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始终坚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绝大多数学生理想远大、信仰坚定、遵纪守法、品行高尚,时时比照“诚毅勤敏”校训,处处诠释“自强不息、尚诚厚德”的湖师精神,校训与湖师精神的教育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
1、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多年来,学院始终强调“专业水平与从教技能不合格是次品、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不合格是废品、思想政治素质与道德修养不合格是危险品”这一警言,把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摆在极端重要的位置,采取了许多得力措施来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一是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师队伍建设。选派了一大批职称高、学历高、道德高尚的教师从事该课程的讲授。二是大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如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三是充分利用典型来教育和影响学生。如开展学习许志伟活动;向桂希恩、徐本禹学习活动;举办何金慧事迹报告会等。四是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如大力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组织参观革命胜地和遗址等。这些举措紧密结合校训和校园精神,形式生动,措施有力,切实提高了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2、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多年来,学院党委牢牢抓住这个“牛鼻子”不放松,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摆在极为重要的位置,尤其是中央16号文件和省委8号文件出台以后,学院成立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和规章,工作方式方法推陈出新,新旗帜新风尚层出不穷。主要措施有,一是占领两个阵地,即占领课堂阵地,通过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形势报告,解决学生的信仰、信念、信心、信任“四信”问题;通过抓网络社团和宿舍管理,解决占领学生的课外活动阵地问题。二是强化两个作风,即通过抓师德建设,解决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教风问题;通过抓校风建设,解决学生的学风和考风问题。三是解决两个难题,即通过抓贫困生资助工作,解决贫困生安心学习完成学业的问题;通过抓毕业生就业指导与调配工作,解决毕业生顺利走向社会的问题。四是搞好两个服务,即通过抓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解决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问题;通过抓后勤服务工作,解决学生生活保障的问题。五是创造两个条件,即通过抓校园文化建设,解决育人的环境问题;通过抓周边环境整治,解决学习生活的外部环境问题。六是建好两支队伍,即通过抓政工干部队伍建设,解决思想政治工作的力量问题;通过抓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解决做好学生工作的臂膀延伸问题。
3、着力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学院十分重视校园精神文明创建工作。1997年被定为“精神文明建设年”。近年来,学院紧紧围绕“三步走、创一流”的奋斗目标,制定实施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十五”、“十一五”规划,调整充实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提出实施支柱工程、道德工程、法制工程、稳定工程、环境工程、民心工程、示范工程和堡垒工程等文明创建“八大工程”,并下发了《关于开展校园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决定》和《关于开展“三个文明”创建活动的实施方案(试行)》。主要创建内容有,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注重理论武装,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二是加强校风、学风特别是师德师风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三是加强校园环境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四是加强管理,提高办学效益,改善职工生活。通过广泛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营造了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提高了师生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学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05年,学院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十一五”以来,学院正大力开展以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为主要目标的校园精神文明创建,力争把学院建设成为省级最佳文明单位,为学院的更大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湖师精神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湖师人身体力行的共同“作品”。在不同年代、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湖师人身上,处处留下了湖师精神的闪亮印记和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首任院长邵达成是抗战中期参加革命的老共产党员,1956年定为行政13级,高干待遇,又是位学有专长、实践经验丰富的知名教育专家。此前在华中师院任职有着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幸福的家庭,年近花甲且身体欠佳,但他顾全大局,服从安排,调来黄石这座中等城市筹建一所新高校,其困难和不适应是可以想象的。学院为改善教工居住条件,先后兴建四栋教工宿舍楼,有些教师换了两三次新房,可他一次也未换。广大教师主动要求为他加一级工资,却被再三谢绝,他自己却热衷办理其他教师的工资加级问题。
首任副院长邵浩以重病之身参与了办学初期艰难的建校工作,他东奔西走,兢兢业业,甚至连上下车都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仍坚持上班,最终于1979年在任上英年早逝,为他亲身参与开创的事业贡献了全部。
前任副院长黄瑞云教授于1980年调来学院,20余年间,他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活动的同时(曾担任市人大副主任、市文联主席等职),严谨治学,著作等身,编撰了《诗苑英华》、《词苑英华》、《老子本原》等影响广泛的著作,发表了百余篇学术论文。此外,他笔耕不缀,童心不泯,创作的寓言享誉国内外。《黄瑞云寓言》等一版再版,连续获得中国寓言学会第一、二届“金骆驼奖”一等奖和“中国新时期优秀少儿读物奖”一等奖。
前任院长冯广艺教授是学院招收的第一届本科生,也是学院第一位博士。30年来,他勤奋钻研、严谨治学,在海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50篇,出版专著10部,主编著作11部,参编著作6部,获湖北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各1次;他执教有方、育人有道,不仅为“经师”,更为“人师”,深受学生爱戴,先后获“全国优秀教师”、“湖北名师”称号;他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诱,学在母校、工作在母校,为母校奉献了宝贵青春;他宽以待人、朴实坚毅,不攀富贵、宁静致远,总保持着学者独有的操守与风骨。
数学系王玉彪副教授兢兢业业,努力教学,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仍坚持上课,直到完全瘫痪才被迫离开讲台。他在病床上忍受折磨达三年之久,从没有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过分要求。1984年他不幸辞世,消息传来,凡与他共过事、听过课的师生无不潸然泪下。
物理系金其洲副教授一生勤俭自强、待人友善、爱生如子。1998年暑期,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爱人失业、并不富裕的他自发购买慰问品,多次上长江大堤慰问抗洪官兵,自愿加入到巡堤查险的队伍中;当他得知自己身患癌症后,为不影响教学,隐瞒自己的病情,坚持到生命最后一刻。
音乐系主任田世高教授爱岗敬业、勤恳执着,身患绝症后仍念念不忘评建工作,提前出院后当即投入到繁忙的教学及管理工作中。他不顾医生忠告,在身体每况愈下的情况下,仍乐观面对生活,忙于教学事务,为教学评估献计出力。今年年初,他主创的节目《布贴情》被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学会选中参加第二届全国校园文艺汇演暨第七届全国校园春节联欢晚会演出,他坚持亲自辅导,最终在出差途中倒下再也没有醒来。该节目最终获节目金奖和编排金奖殊荣。
广大湖师学子在校训和湖师精神的沐浴下成长,他们中的感人事迹更是不胜枚举。中文系77级学生邹正才为抢救黄石电厂一名落水触电的学生,在明知有着生命危险的情况下,毅然下水救人,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飞扬的哲学女孩”——物理系96级学生何金慧是一名中师保送生,但她勤奋苦读,不但克服了外语等课程先天不足,门门功课都以优异成绩名列班级前列,毕业时还获得了文学、理学双学位并考上南京大学科技哲学专业研究生。她以读书和思考作为自己的生存方式,不懈追求文理交融的理想境界,在遽然辞世时留下了数百万字的日记、书信、诗文、读书笔记,真实记录了她对人生、理想、学习、生活的所思所想。这些饱蘸情感、文字娟秀的内心独白文字,经其父亲整理成册,感动了数以万计的成年人和未成年人。教育科学系02级学生宋红艳出生在贫困家庭,高中时父亲病逝,家庭十分困难。她知恩图报,为了不让母亲独自在外打工养家,携母亲一起来到湖师求学。“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在校期间她自强自立,节衣省食,坚持勤工俭学。作为一名贫困大学生,她谢绝了学院为她减免学费,并全额交齐;但为了帮助别人她却毫不吝啬,2004年她获得了湖北省人民政府奖学金2000元,她却拿出一半作为系里的贫困助学基金,用于帮助同她一样困难的学生。学习上她勇于进取,连年获得一等奖学金,并获得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毕业时终于实现了她大一时确定的目标:考取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三十四年风雨兼程,三十四年蕴积涵育;三十四年沧桑砺洗,三十四年薪火相传。在三十四年的艰难办学历程中,湖师人秉承“诚毅勤敏”校训,坚持以德治校、以人为本,铸就了“自强不息、尚诚厚德”的湖师精神,成为了湖师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校训和湖师精神的勉励下,湖师人必将在学院的下一步发展中谱写出新的华章!
 
特色之二:
坚持面向基础教育,完善教师职业基本素质培养体系,
毕业生扎根基层,成为服务湖北省基础教育的重要基地
 
办学三十余年来,湖北师范学院始终坚持“立足湖北,面向全国,服务基层”;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坚持教师教育特色,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服务基础教育事业和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为宗旨,大力培养服务基础教育的新型中学师资,人才培养呈现出“面向基础教育、完善教师职业基本素质培养体系、毕业生扎根基层”的“三基”特色,学院已成为服务湖北省基础教育的重要基地。
一、学院始终坚持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的发展定位
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是高等师范院校尤其是地方师范院校的当然使命。学院脱胎于百年学府华中师范学院(今华中师范大学),自创立伊始,不丢“师”姓,不忘根本,始终把为湖北省基础教育服务当作自身的发展定位。
——从办学定位上:
1985年元月,学院召开的首次教代会就提出要逐步把学院“建设成为我省高等师范教育的重要基地”。1987年12月召开的第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培养合格的中学师资作为办学的指导思想”,并将目标定位发展为“把湖北师院建成校舍完备、师资整齐、设备先进、环境优美、管理有序、教学质量优良、学术空气浓厚的、充满活力的(湖北省)中等教育师资基地和基础教育研究中心”。
1992年11月学院召开的第二次党代会提出,要把“学生培养规格质量上适应基础教育的变革和经济建设需要”作为学院建设和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指出“学校的主体是师范教育,担负着为湖北省中等教育培养师资的任务”,要求“把办学思想切实转到为基础教育和经济建设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上来”。
1999年11月召开的学院第四次教代会强调,“必须提高本科教育质量,牢固地树立为全省基础教育服务的思想,为全省中学培养骨干教师队伍,并取得指导基础教育实现向素质教育转化的发言权。”强调指出,“本科层次教育是我们办学的主体,要通过建设使我们学校的整个教学体现先进性、示范性,形成特色,真正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具有创新能力的基础教育师资。”
2000年元月,学院第二次教学工作会议指出,“学院定位问题十分重要。湖北师院是一所省属的地方性本科师范院校,它的主要职能是为中学培养师资”。并强调,学院“要进一步扎根基础教育,要根据师范院校的特点,主动积极地了解中学教学实际。”
2001年5月召开的第四届教代会二次会议强调,要“从实际出发来确定学校定位,应当抓住‘湖’字和‘师’字两个方面。作为湖北省属的师范院校,我们应当立足湖北,面向全国,又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把学院建成湖北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和湖北省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在办学指导思想上,“要始终坚持‘三为主’的方针,也就是以本科教育为主,以师范教育为主,以教学工作为主;面向基础教育事业,努力实施面向21世纪素质教育工程,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同年下半年,学院开展了大规模的教育思想大讨论,形成了“三为主”的办学定位,即“坚持本科教育为主,适当发展研究生和成人教育;坚持师范专业教育为主,适当发展非师范专业教育;坚持以服务基础教育为主,适当培养其他高级专门人才”。
2004年12月,学院第五次教代会强调要“切实体现两个服务”,即“为基础教育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学院办学指导思想、学校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等要体现服务功能,要在学科和专业设置、教学改革、科学研究等方面切实体现服务宗旨,真正把为基础教育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作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指南。”
2006年9月,学院在持续一年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后举行的第五次教学工作会议上提出,学院总体办学定位依然要“坚持教师教育特色,大力培养服务基础教育的新型中学师资和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会后,学院印发了《湖北师范学院服务基础教育实施意见》。
——从发展目标上:
1995年3月召开的第一次教学工作会议,首次明确提出了“力争把学校建成具有良好学风和校风的省属师范大学”的奋斗目标。1999年元月,第三次党代会在总结办学基本经验的基础上,进而提出要“把学院建成多科性、实力强的湖北师范大学”。
2001年底,学院在持续开展半年的教育思想大讨论后,进而明确提出要“把学院建成有特色、多科性、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处于一流水平的省属师范大学”。
2004年7月,学院召开的第四次党代会进一步提出,要“尽快把我院建成具有教师教育特色、多科性、实力强的湖北师范大学”的奋斗目标,并提出了“三步走、创一流”的新的发展思路:“第一步,要在已经通过全国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基础上,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第二步是通过3—5年的工作,也就是在‘十一五’期间把学院更名为湖北师范大学。第三步,把学院建成立足湖北,面向全国,在同类院校中处于一流水平的省属师范大学。”
2006年4月,学院第五届教代会二次会议指出,要把“提升服务基础教育事业和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能力,实现创建湖北师范大学的目标”,作为学院“十一五”期间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思想。
2005至2006年,学院再次开展了教育思想大讨论。这次大讨论后,学院更加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下阶段的发展目标,即“以服务基础教育事业和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为宗旨,努力把学校建成具有教师教育特色、多科性、实力强,在全国同层次院校中处于一流水平的省属师范大学。”发展步骤是“三步走、创一流”,即“第一步是做好‘评估建点’工作,办好湖北师范学院;第二步是将学院更名为湖北师范大学;第三步是努力把学校建成具有教师教育特色,多科性、实力强,在全国同层次院校中处于一流水平的省属师范大学。”
——从工作实践上:
自创立伊始,学院领导便十分重视师范教育,重视教学的中心地位。首任院长、党委书记邵达成强调指出,“我们的办学宗旨、教学计划、规章制度、教学管理、教材征订都按总院(华中师范学院)办法执行。”学院积极调入教育学教师,组建教育科学研究所,开设心理学、教育学、中教法课程,开展基础教育研究,组织毕业生教育实习,加强与中学联系……正是源于创校之初的“老班底”对华中师范学院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全面继承,学院自创立起就明确了始终把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当作恒定的办学定位。
学院始终把师范专业当作办学基础。自1973年建校初设立中文、数学两个专业起,学院按照“巩固优势专业,扶持新办专业,改造传统专业,注重内涵建设”的思路,加强师范专业建设,截至2006年底,已设立16个师范专业,涉及我院现有七大学科门类中的五个类别。在保持传统师范专业优势的同时,依托师范专业发展非师范专业,形成了以师范专业为基础、相互依存、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专业体系。目前,在建4个省级品牌专业全是师范专业,在建8个院级品牌专业中有7个是师范专业。同时,学院出台了《本科品牌专业建设实施办法》,制定了评价标准,自2003年来已先期投入120万元专项建设经费。
学院建立了基础教育改革研究基地,加大了基础教育研究工作力度。近年来,学院在师范专业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研究、教师语言、新课程改革、班主任工作、研究性学习基地等一系列教学技能训练基地和教学研究基地。同时,为提高服务基础教育的能力,学院加大了基础教育研究的力度,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研究的若干规定》,制定并实施了《教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教学改革与基础教育研究基金管理办法》、《教研成果奖励办法》等规章。在相关措施的激励下,近年来省院级教研立项数目连年增加,成果斐然。据统计,近五年共计立项217项,其中省级37项,主编出版教材39部。2001年以来,冯广艺教授主持的省级项目“21世纪师范大学生素质研究”获湖北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另有7项分别获得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三等奖。
学院不定期举办各类基础教育论坛。学院创立初期就十分注重学校教育与基础教育实践的衔接,由初期邀请优秀校友返回母校作事迹报告,渐渐发展为中学校长论坛、特级教师讲坛等,为广大师范生搭建高等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沟通的平台。同时,学院还充分利用优势教学资源,承接各类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论坛,主要面向鄂东南地区开展基础教育信息交流与培训,如承办湖北省中小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论坛、举办黄石市及鄂东南地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等。这些举措有利于帮助广大师生了解基础教育发展现状及人才需求标准,实现了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良性互动。
学院承担了湖北省各类基础教育师资培训任务。我院于1981年便成立了函授部(继续教育学院前身),自成立以来承担了培训大量湖北省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基础教育师资的任务,已成为湖北省基础教育师资特别是鄂东南地区基础教育师资重要的培训基地。据不完全统计,参加培训师资累计近15000人次。近三年来,学院相继承担了第二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校长和教师培训项目、湖北省基础教育新课程培训项目等培训任务,参加培训人数达332人。
学院还十分注重开展服务基础教育事业的思想教育。每年新生入学后不久,各系都要对师范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邀请校友或高年级学生现身说法,帮助广大师范生牢固树立专业思想,坚定为基础教育服务的信念。
为了进一步彰显教师教育特色,学院于2006年9月出台了《服务基础教育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服务基础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内容,同时还成立了湖北师范学院服务基础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教师教育培训中心。《意见》是学院体现办学定位和服务对象、指导服务基础教育的新的行动指南。
可以看出,学院自创建伊始,秉承华中师范学院(华中师范大学)的办学传统与为基础教育培养优秀师资的服务宗旨,在不断创新和完善自身办学指导思想的同时,始终把师范教育当作办学主体,优先发展师范专业;始终把培养服务基础教育的新型中学师资当作办学定位,立志把学院建成湖北省中等教育师资培养基地和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始终把服务基础教育当作办学宗旨,构建鲜明的教师教育特色。经过长年努力,学院逐渐形成了人才培养面向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指向基础教育、社会服务走向基础教育的服务格局。为基础教育服务,恰似湖北师范学院这个母体内不断的动脉,已深植于湖师人的治教治学观念中,成为了全体湖师人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和自觉行动。
二、不断完善教师职业基本素质培养体系
教师教育始终是学院的办学主体。长期以来,学院坚持不断发展的目标定位,以实施素质教育工程为核心,不断探索和创新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注重完善教师职业基本素质培养体系,一直注重提高师范生的职业从教技能,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1、一贯重视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院在创立初期就延续实施了华中师范学院(今华中师范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要紧密结合中学实际,注重教学实践技能的培养与锻炼。1987年12月召开的第一次党代会就明确指出,要“切实把握中学教改去向,了解中学教师的要求,不断明确培养目标”。
1992年11月召开的第二次党代会进一步强调,“要预测21世纪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需要的师资特点,来规范人才培养的规格,从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上尽量克服目前存在的不同程度的脱离经济建设与基础教育实际的现象,使毕业生的政治素质、基础理论、基本技能有明显的提高,使他们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对人才素质多样化的需要。”
1998年5月,学院开始实施“面向21世纪师范生素质教育工程”。该项工程主要通过构建师范生培养模式,优化师范生培养过程,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中等学校优秀师资。
2001年下半年,学院组织开展规模空前的教育思想大讨论,确立了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培养模式等一系列重大问题。
2002年3月召开的第四次教学工作会议强调,要“建立起新型的,能主动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要求,有利于高素质人才成长的培养模式”。为贯彻教育部“十二条”精神,会议强调“要着重解决人才培养质量观、教学观问题”,其中,要“转变用一个模式培养人才的观念,树立鼓励学生朝多样化、个性化方向努力的发展观”。
2006年9月,学院召开了第五次教学工作会议。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提出“坚持两年修订一次人才培养方案,逐步推行主辅修制、第二学位制;继续深入推进学分制改革,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认真实行优秀生选拔制度和优秀生导师制度;积极推行大学生‘学历文凭+资格证书’的多证书制度,为人才的多样化培养提供制度保证。”
在这些思想指导下,学院在每两年修订一次的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中,不断完善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2001年,学院在《关于修订本科专业学分制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提出,师范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忠于人民教育事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具有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能力的基础教育师资;2006年,学院在《关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中确定了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即要以服务基础教育为主体,同时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知识面宽、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中学师资和其它行业高级应用型人才,着重强调师范生要懂得教育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基本的教育教学规律和教师职业技能,熟练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基本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能力。
因此,不论是建校伊始还是跨入而立之年,学院紧紧围绕不断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始终把培养优秀的基础教育师资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也不断与时俱进,为完善教师职业基本素质培养体系提供了保障。学院在教学改革方面的不断探索得到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肯定,上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部、原国家教委及高教司、师范司领导多次莅临学院视察教改工作,认为学院办学思路明晰、成绩可喜。1998年5月,学院受原国家教委师范司委托,承办了全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立项工作会议。
2、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工程
1998年5月,学院开始实施“面向21世纪师范生素质教育工程”,制定了工作方案(湖师发字[1998]第41号),提出要按照专业素质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思路组织教育,构建专业和师范生技能素质教育培养模式。专业素质教育以“打好基础、拓宽专业”为指导思想,培养模式为“一主一辅两翼三跨”(一主:学生的主修专业;一辅:学生在学习主修专业的同时,可以修读辅修专业;两翼:英语和计算机课程;三跨:每位学生在大学期间至少要跨系选修三门课程)。师范生职业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从师任教能力”为指导思想,培养模式为“一一五”,即确定一个“献身人民教育事业”的思想,打好一个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掌握五项从事教师职业的能力(课堂教学的设计能力、班主任工作能力、应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能力、教育教学科研能力、指导课外活动能力)。通过建立教师职业素质教育中心、实行职业素质证书制度、抓好六个“两课”教学、开辟第二课堂加强技能培训和营造优美校园文化环境等举措,建立了教师职业素质训练体系。2001年全院教育思想大讨论后,学院进一步把教师职业素质培养模式发展为“一一五六”,把注重六个“两课”教学写入教师职业素质培养模式之中。六个“两课”教学是:政治“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品德课)、教育“两课”(教育学、心理学)、教学“两课”(中教法、见习实习)、基本功“两课”(教师口语、书法)、活动“两课”(体育、艺术)、教学手段“两课”(电化教学、计算机基础)。
1999年元月,学院第三次党代会提出实施包括素质教育战略在内的“四大战略”,强调“必须注重加强素质教育,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指出,学院培养的学生应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素质:“一是应该具有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严格的纪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二是应该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宽广的学科知识面,会1—2门外语,会利用现代信息资源;三是应该善于思考,善于组织,善于开拓创新,具有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四是应该熟悉现代教育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五是应该具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006年9月,学院制定了《湖北师范学院素质教育工程实施办法》,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工程的实施。《实施办法》明确了实施素质教育工程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具体目标,强调实施素质教育工程要坚持“理论与实践”、“整体性与层次性”、“基础性与发展性”、“主导性与主体性”四结合的原则,通过课堂教学、演讲报告讲座、素质教育活动、网络教育、社会实践等五种主要途径,把上述五种素质演化为实施政治思想素质教育、理想与成才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法制纪律素质教育、科学技术素质教育、创新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和身体素质教育等十个系列的素质教育。
实施素质教育工程的同时,学院还十分注重师范生素质问题研究,用先进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高等师范院校开展素质教育,从而提高广大师范生的职业基本素质。2000-2001年,学院组织部分长期从事基础教育研究的教师开展21世纪师范大学生素质研究,该项目成果《师范生素质丛书》(共八册)内容涵盖语言素质、传统文化、科学技术、计算机、外语素质、书法、美育和现代教育技能等八个方面,获得了湖北省人民政府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3-2004年,学院又组织部分教师与基础教育改革研究基地的中学骨干教师一道,开展高等师范院校学生素质问题研究,该项目成果《教师通艺综论》由湖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以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把握基础教育工作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为宗旨,对广大师范生颇有启迪,获得湖北省教育学会成果一等奖。
3、努力构建和完善教师职业基本素质培养体系
由于秉承了百年老校的优良传统,学校历任领导都十分重视培养师范生的职业基本素质。首任院长、党委书记邵达成同志建校初就对中文系学生提出“熟读三百篇文章,讲一口标准普通话,写一笔规范的粉笔字”的要求,主张把粉笔放在教室里让学生课余加强练习。在他们的积极倡导下,学院最初成立的几个学生社团几乎都与教师基本技能相关,如八十年代初成立的书法协会、磁湖文学社等,后来随着时代进步以及对教师基本技能要求的不断提升,九十年代学生又自发成立了教师技能促进会、推普协会、计算机协会,新世纪成立了职业发展协会等。这些学生社团都有挂靠单位和固定的指导教师,吸引了一大批师范生和非师范生参加,通过老师的指导实现了对广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学生社团活动是构建教师职业基本素质培养体系的重要一环。
课堂教学始终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为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院近年来一方面继续加大教师引进和培养力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从教水平,另一方面积极完善各项教学规章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加强本科教学和质量控制的文件,如《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本科教学管理工作规范》、《关于加强教学质量控制工作的若干意见》、《课堂教学质量优秀奖评选办法》、《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办法》等,健全了院、系(部)、教研室三级质量控制体系,实行并完善了领导干部听课制度、教学评估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学生评教和学生信息员制度、常规教学检查制度等教学质量保障措施。课堂教学是构建教师职业基本素质培养体系的最重要环节。
实践教学是构建教师职业基本素质培养体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办学条件的明显改善,学院越来越重视实践教学,重视构建和完善实践教学各个环节的质量标准。各专业都增加了实践性课程的比重,已建有79个省内教育实习基地。学院相继出台和修订了《关于加强本科实践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专业实习工作管理办法》、《教育实习工作管理办法》、《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施办法》、《实验室开放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规章,保证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合理地位和培养质量。
学院重视开展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近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工作的意见》;设立了学生科技创新专项基金,扶持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一年一度的科技节活动;启动了大学生科研立项工作,制定了《学生科研立项管理办法》。近三年我院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数学建模、电子设计竞赛等三大赛事共获奖项11项,获省级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13项,化学系学生去年参加全省高校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大赛获得专业组唯一的团体二等奖,仅次于武汉大学。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构建教师职业基本素质培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学院还十分注重开展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教育。开设的88门跨系选修课中有28门属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同时,学院在各个时期都注重开展学术交流活动,邀请了一大批名家、大家来学院讲学。这些专家中,有章开沅、季镇淮、阴法鲁、张舜徽、冯天瑜、张拱贵、王宗柏、王先霈、潘懋元、马克垚、戴庆厦、朱英、马庆株、张后尘、熊铁基等人文社会学家,有教育家董纯才、朱开轩、周远清等教育界高层官员,有中科院院士叶朝辉、陈希孺、刘颂豪、戴复东、杨叔子等自然科学家。他们不仅令在校学生博闻强识,饱尝科学与人文智慧,还让广大学生亲身感受到大师的仁厚风范,让他们在今后的从教生涯中收益匪浅。
学院自1987年起每年举办一次文化艺术节,迄今已举办19届。艺术节将大量有益于促进师范生职业基本素质培养的竞赛集结在一起,成为检验师范生基本技能的实验台和广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展示台。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地探索与实践,学院逐渐构建起了以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线、以实施素质教育工程为抓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实践教学和学生社团活动为重要支撑、以课外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和人文素质教育等为有机补充的教师职业基本素质培养体系。
三、广大毕业生“基础扎实、作风朴实、扎根基层、敬业奉献”,擎起了荆楚大地基础教育事业的一片天空
由于学院始终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方向,积极推进教师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双向互动,广大湖师学子在“诚毅勤敏”校训和“自强不息、尚诚厚德”湖师精神的浸润下,刻苦求学、锐意求新,毕业后“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呈现出“基础扎实、作风朴实、扎根基层、敬业奉献”的特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成为支撑荆楚大地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建校34年来,学院共计培养各类毕业生近5万人,毕业生中绝大多数扎根在湖北省基础教育的第一线。近年随着扩招和面向全国绝大多数省份招生人数增多,毕业生中仍有半数以上选择到基础教育战线就业。据统计,近三届毕业生分别有1408、1456、2055人到基础教育战线就业,占当年毕业生总数的54.4%、49.9%、52.9%;近三届师范毕业生选择到基础教育战线就业的比例分别为66.5%、68.5%、70.5%。
据近年对全省省市重点中学抽样调查得知,我院毕业生数平均占所在中学师资总数的24%,鄂东南地区中学中该比例更是达到了36%。誉满神州的黄冈中学教师中,有三分之一为我院毕业生;湖北省云梦一中在任119名教师中,我院校友达83人,占70%。毕业生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教学骨干和教学管理能手。在所调查的学校中,省级、市级骨干教师多数为我院毕业生,各年级主任、把关教师中多数也是我院毕业生。据不完全统计,我院毕业生中在省内中小学担任校领导职务的有400余人。此外,一大批青年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后脱颖而出,成为教学能手与骨干。如政法经济系2000届毕业生李春丽,2003年参加全国思想政治课优质课竞赛获得一等奖;数学系99届毕业生荣红莉,2006年参加全国数学优质课竞赛获得一等奖;数学系96届毕业生吴清华,现供职于省级重点中学宜昌市一中,他不仅获得过全国数学优质课竞赛一等奖等荣誉,2002年他任班主任的一个班共56人,有4人被分别保送到北大、人大、西安交大等著名高校,35人因竞赛成绩优异而获得优录资格,52名同学参加高考,50人超过第一批重点线,班平均分达620分。
毕业于中文系的阳新县王英希望小学教师王月娥,“洒一腔热血,育万千桃李”,工作以后只身在偏僻、贫瘠的库岛小学上执教,集教员、交通员、炊事员、保育员于一身,敬业爱岗,克勤克俭,倾力资助贫困学生,被誉为“库岛红烛”。她先后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十杰中青年教师”等称号,2003年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并成为大会主席团成员。中央电视台曾以她为原型,拍摄了电视剧《希望的天空》在全国放映。
1999年毕业的陈春晓,在校期间成绩优秀,自毕业后连续两年参加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赴湖北省秭归县归州镇初级中学资教,一直立志于利用网络加大外界与贫困山区的交流。2001年8月,她毅然放弃了省教育厅和团省委安排她到武汉任教的机会,成了一名永远的志愿者。2003年,她在丈夫的帮助下建立“春晓爱心网”,公布贫困生名单和近况来筹措捐款,截至2006年4月,“春晓爱心网”共收到各地的爱心捐款近6万元,已帮助70多名贫困学生重返课堂。2005年4月她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第九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许多中央媒体对其事迹给予了报道
2004年,湖北省教育厅启动了“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通过政策引导、经济激励等措施,每年从高校遴选一批应届本科毕业生到乡镇中学任教,重点支持农村的薄弱学校和薄弱学科。“行动计划”实施后,我院毕业生热烈响应,学院也相应制定了奖励措施。2004年我院报名人数为31人,到岗25人;2005年报名参加人数达100人,到岗60人;2006年报名人数多达438人,到岗225人。三年共有343人通过“资教”、“特设岗位”走进了农村乡镇中学,约占全省“资教生”的10%,遍及全省50个县(市),涌现出了一批“资教”典型和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他们中有离城下乡、爱生如子,荣获“湖北省十大女杰提名奖”和“湖北省三八红旗手”称号的外语系毕业生熊婷婷;有奉献爱心、教书育人,自幼丧母、带养父求学、带养父资教的计科系毕业生陈敬道;有扎根基层、比翼双飞,教育部长周济同志亲自为其证婚的“资教情侣”体育系毕业生杨勇、美术系毕业生刘莉等等。这些毕业生在其平凡的岗位中恪尽职守,为当地基础教育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也为学院赢得了荣耀。参加湖北省教育厅组织的“播撒希望与未来”巡回报告团的8名优秀资教生代表中就有2人毕业于我院;陈敬道带父资教,被教育部誉为“自强不息、知恩图报”。2006年4月12日《中国教育报》第一版报道了她的事迹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同志当天在报纸上作出批示,请当地党政主要领导“代表省委、省政府看望陈敬道老师,感谢她辛勤的劳动,热忱的服务”。今年,她又以高票当选“湖北省十大杰出青年”。
学院服务基础教育的成效得到了教育一线领导和广大家长的充分肯定。学院近年在全省范围内对我院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基础教育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工作实绩、人际交往及协作精神等方面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他们“思想素质好,敬业精神强;职业定位准,适应能力快;专业基础牢,从教水平高;工作作风实,教学效果好”,普遍认为我院毕业生“好用、耐用”,整体素质在同类院校毕业生中所处位置较高。
经过多年的努力,学院始终坚持教师教育特色,始终面向基础教育,不辱使命,不负众望,逐步发展为湖北省教师教育的重要培养基地,成为支撑荆楚大地基础教育的重要力量,在湖北省教师教育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正如省高校工委书记、教育厅厅长路钢同志在学院建校三十周年庆典大会上指出的那样,“湖北师范学院正在成为支撑我省基础教育最主要的师资来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新世纪新阶段,湖北师范学院将继续高擎教师教育大旗,以服务基础教育事业和地方经济建设为宗旨,努力把学校建成具有教师教育特色、多科性、实力强、在全国同层次院校中处于一流水平的省属师范大学。
(数据等信息截止到2007年)